省躬草堂

2012年是大埔省躬草堂80週年,有緣參觀,總算對它有點點粗略認識。

省躬草堂位於大埔舊墟的汀角路,一座朱紅色外牆的中式建築物,牆上寫著四個大字「省躬草堂」,它的入口設在側面的平安里,這個洞門敞開著鐵閘,類似私人修道地方,感覺不會隨隨便便歡迎入內,可能這就是它的低調作風吧!看它的舊照,跟以前相同,兩旁都是洞門設計。

省躬草堂的源起

省躬草堂源自1894年(清光緖20年)廣州發生一場疫症,地方上一些鄕紳、商人、府縣官員、文人等等發起救災團體,當中有以設壇扶鸞,以期求仙神降乩。玉虛宮門下廣成仙師降鸞救世,𧶽靈符、藥方及防疫方法;疫症過後,當地人為報答神恩,欲建堂供奉,縣令杜友白撥地以供奉廣成仙師,善信亦自籌經費興建殿堂(今廣州巿德政北路),得到仙師批示名曰「省躬草堂」,意思為「省察在心齋衾影但祈無愧處、 躬行由義路僊凡同是盡倫人」。省躬草堂成立後,對貧苦大眾贈醫施藥,草堂旁邊設有藥局名「聖和堂藥局」,其實,省躬草堂在地方上扮演著類近善堂的角色,但又不以善堂自稱,堅持謙稱草堂。

《香港省躬草堂八十週年特刋》薄薄小冊,內有記述光緒二十年四月二十一日起,一連三晚不同仙神降乩和所得乩文。第一夜(二十一日),陳德球(良省)持乩、潘琦光(慈省)、黎沃榮(敬省)、莫其炳(仰省)等人齋戒沐浴侍壇,祈求上蒼恩澤救贖眾生,先後得到地方福德神及郭德問仙師降臨,郭先師乩云﹕

避秦昔日在桃源 、不管是非自了然 ;光籠綠柳寒潮月 、香鎖紅梅古洞天 [標點為筆者加上]

第二夜再有三位仙師降乩,分別為郭先師、張光先師和曾成剛先師;第三夜福德神先至,再而陳如意先師、郭曾兩位仙師,聯同廣成仙師臨壇,廣成仙師道出自身為玉虛宮門下成章廣成子,乩示﹕

開天闢地是鴻濛 、萬物俱無一色空 ;挂樹巖瓢明月浸 、鍊丹爐竈白雲封;靜參玅偈跏趺裏 、默運元神洞府中 ;欲使紅塵毫不染 、誰知日後劫相逢 [標點為筆者加上]

大埔省躬草堂

《大埔傳統與文物》與《道風百年》兩書對大埔省躬草堂有很詳細介紹,兩書依據了草堂編著的內部紀錄,例如《省躬錄》、《港堂廣成宮事略》1961年、《省躬近錄》,對認識省躬草堂的歷史有很大幫助。省躬草堂南下香港設立分堂,源自1926年(丙寅年)廣成仙師的乩示,將有翻天覆地事變,速覓水陸相連桃源之地,並指派精通堪輿弟子陳懋長(元鼐)與香港商人弟子岑遠和(伯銘),聯同其他弟子到香港覓地工作。早在大埔省躬草堂成立之前,一些穿梭廣州和香港兩地的商人弟子在港島大坑村光明台租用物業,供奉廣成仙師牌位,以便出席賀誕;這地方亦作為籌備處。

1928年(戊辰年)–在大埔舊墟汀角路臨近吐露海,購得土地,又得到陳碧泉(培三)、陳文泉(根發)太太梁蘊如(省念)捐出部份土地。

1932年(壬申年)–廣成宮落成;省躬草堂以慈善團體註冊成立,並獲豁免加上「有限公司」,註冊仝人有廣州弟子李子善(正和)、何雲泉(嘉和);香港弟子岑仲卿(遠和)、董仲偉(報三)等。之後幾年,陸續修建其餘部份,再從廣州恭迎廣成仙師銅像供奉。其中兩位香港弟子均為富商,岑仲卿即為岑伯銘(?-1939),九江人,香港著名商人,華商總會成員,據舊報紙所載,岑氏從事船務,粵安輪船東,曾任職香港正金銀行(總行為日本橫濱正金銀行, 1932年辭任),1926年獲荷蘭皇后頒勳章。董仲偉(1892-1967),中山小欖人,為銀行業界鉅子,戰前在中國大城巿開設道亨銀號,創辦道亨銀行,亦曾出任金銀貿易場理事長、華商總會主席等職。

1936年(丙子年)–正式開幕

省躬草堂介紹單張
省躬草堂介紹單張
前座為廣成宮
廣成宮正中供奉廣成仙師,兩旁分別為築壇神、硃神
後座為供奉三清
改建前的舊門額
龍虎碑
省躬草堂在廣州成立三十週年(1924年)時弟子合照,當天六月六日為廣成仙師寶誕。

戰後省躬草堂的發展

1950年代–大埔省躬草堂供奉的廣成仙師銅像,據說在戰時被盜去,戰後草堂重啟,由勞通照(高發)、莫詠虞(聲長)、吳澤華(英三)、岑卿乾(達祖)、陳煥庭(前祖)、鄧勳臣(治祖)、羅炳文(原慶)等弟子努力重啟草堂。1955年潘永年(肅衡)恭繪廣成仙師像,以及奉請三清回鸞昇座。弟子鍾殿賡(施三)恢復扶乩,以符章、煉藥治病。留意到大埔頭鄉的鄧勳臣跟省躬草堂有密切關係,前文已有講及鄧勳臣。

1974年–由董鶴年(奕三)、黃維翰(策功)、簡文威(康松)、馬樹鉻(植𧗽)等弟子籌建省躬大廈。董鶴年為省躬草堂主席,本身為道亨銀行副董事長。

省躬大廈地下設有西醫和中醫診所(1991年設立)
廣成宮的藥方、藥簽
治病用的「符章」

1986年—1989年省躬草堂重大發展— (1)重建省躬草堂(1990年落成)—舊建築物經歷半世紀有多,有需要重建以應付發展,董事會黃光祖(拾衡)、陳兆英(升衡)、鍾景新(心圖)等弟子通過計劃;(2)興建富善花園(1990年落成)—省躬草堂後面的一幅土地興建兩座住宅,經濟上收益,可支持長期的慈善開支。省躬草堂自1894年創立時,廣成仙師訓示不接受外間分文,因此省躬草堂從事很多善業都依靠內部籌集,物業收益成了經濟來源之一。

《省躬草堂同門錄》

省躬草堂有自己編著的內部紀錄,如《省躬錄》24冊(1894-1934)、《省躬錄初集》1898年、《港堂廣成宮事略》1961年、《省躬近錄》等等,當然外人無法閱覽,網上見有一本《省躬草堂同門錄》初版1911年,再版為1937年,當中有省躬草堂弟子姓名、籍貫、生卒等資料,其中「凡例」部份,提到廣州省躬草堂與大埔廣成堂怎樣互相配合運作,大埔廣成堂系統依照省堂的,例如弟子入道後的派字,也依照省堂道派詩句。另外,弟子如未能到省堂出席寶誕,而改到大埔,需致函通知省堂,可見當時兩地的緊密聯繫。

懸掛在大殿的規則
啟靈堂為供奉往生弟子,《省躬草堂同門錄》提及各弟子需出席「啟靈堂」的春秋祭。
廣成仙師的乩示
省躬草堂每年的寶誕